十字路口的管理培训

385人浏览 作者:

作者:徐中


 


  近两年,一度繁荣的管理培训进入了青春期,成长的烦恼感染了市场的供需双方,“供不应求”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老板不满意、学员不满意的情况此起彼伏。一方面,企业老板重视培训,培训负责人烦恼明年应该培训什么内容?找哪家机构合作才好?另一方面,商学院、培训机构也在烦恼为什么招生越来越困难?


  首先说说高管培训,某公司的培训部门先后组织公司高管参加了知名高校的EDP和EMBA等培训项目。培训结束后,老总对于培训的效果非常认可,高管们也认为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新知、提高了领导能力,希望这类项目每年都能继续办下去。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几年的高管培训已经请遍了国内名师,能听的课几乎都听过了,学员们的胃口越来越高,明年去哪里培训呢?


  这让我想起了3年前的一件事。那次,南方一家培训机构组织了40多家大企业培训负责人到清华考察,希望探讨企业培训如何能够长期深入地做下去。有一家企业培训中心主任说,他曾经组织了一次7天的高管培训,请了10多位国内著名教授、专家授课,但效果很不理想,高管满意度很低。这让他很“受伤”,更重要的是他找不出效果不好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对于下一次如何避免类型情形的发生没有一点头绪。


  中小企业的管理培训就更难了。成长型企业的老板重视培训,是为了让管理层能够跟上自己的步伐,不断补充新鲜的中层管理人员,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增长,实现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困难企业的老板重视培训,是为了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强化执行、走出困境。但市场上却缺少有针对性的课程,大都是MBA课程班、EMBA课程班、总裁班、部门总监课程,以及各类巧立名目的讲座等,前者以系统讲授工商管理知识为主,而后者又大多以管理常识为主,缺乏系统性。


  如果说企业的烦恼在于缺乏针对性的课程、缺乏系统性的设计、缺乏实战性的效果,那么作为供应方的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机构又有哪些烦恼呢?


  商学院EDP定位高端,有人形象的称之为“双高”培训,即“高层次、高价格”,主要针对企业高管的持续学习。在国内,清华经管学院EDP起步最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即开始为国家部委、地方省市和大型国有企业举办培训班,九十年代末应市场所需,开始大规模开办总裁班、工商班、高级经理精选课程班等公开课,由此带动了清华系的管理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与此同时,北大光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长江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等EDP项目也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大潮中快速发展起来。


  商学院EDP项目一般包括长期综合管理项目、短期专题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定制课程四大类,核心是MBA课程体系。但EDP课程的具体内容、教授方法和授课教师则要求更高,因为学员大多是平均40岁左右的企业高管,而不是28岁左右的MBA学生。


  目前,大多EDP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项目吸引力下降、新项目开发缺乏动力、招生变得越来越困难。事实上,商学院的优势显而易见,著名品牌、一流师资、庞大校友网络,这是任何培训机构无法望其项背的。但商学院的旗舰是MBA,还有本、硕、博学位项目,师资成为EDP发展的主要瓶颈。


  这几年发展最快的是各大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比如每年到清华、北大培训的学员大约在5~6万,而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大、中大等高校,粗略统计,一年下来大约能够培训20~30万学员,这一市场不可谓不大。


  但一位高校培训中心主任却感叹到:5、6年前,在《中国经营报》刊登一则招生广告,咨询电话就接连不断,“听着电话铃声都是一种享受。”现在,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以前每个班都能招50~60人,但现在就算将招生工作外包,常常也就20~30人,除去招生费用、课酬、上缴费用和各项教学成本,几乎就是白干!此外,学员的层次也在不断降低,说是总裁班,实际上也就三分之一左右是高管,原先针对总裁设计的课程体系被学员们认为“太虚”,缺乏操作性,这让培训机构左右为难。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课程的同质化竞争。以总裁班为例,各类总裁班有几十个,既有综合性的,也有行业性、专题性的,名目繁多,内容却大同小异,师资也相互客串。如果有人请你推荐一个培训班,就是业内人士也不一定分得清楚该推荐哪个班。为此,好的培训机构都在追求项目创新,寻找新的蓝海。可是创新面临巨大的风险,开发一个新项目需要好几个月的调研和准备,需要请教各方面专家,项目一经推出,不出三天,就有培训公司复制过去,甚至“青出于蓝”,让你啼笑皆非。课程缺乏创新、师资雷同已经成为培训行业继续前行的主要屏障。


  培训公司是培训市场的“中小企业”,完全自生自灭。业内人士说,培训正在成为另一个餐饮行业,也就是波特所谓的“碎片行业”。在北京,据说培训机构数以千计,在教育发达的中关村,每一条街都能够看到培训门面和广告,与鳞次栉比的房地产中介一起成为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难道培训就这么好做?人人都能当老师?人人都能赚钱?


  事实远非如此,走进任何一家培训公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些公司一般都是有一技之长,专攻某一方面课程,但缺乏深入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对客户的不断成长,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事实上,中国管理培训正在面临着两个新趋势,一是从工商管理知识的普及向量身定制演化,另一个是从重视知识体系向提升胜任能力演化。面对未来,商学院需要更加重视课程创新,重视客户定制课程,向美国的杜克商学院等领先培训机构学习;继续教育机构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在先前创新的房地产、钢铁、汽车、金融等行业培训课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质量;专业培训公司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扎根于行业和专业,贴近客户需求,借鉴国内外培训经验,创造出一条符合中国管理培训的新路。


 


 


复锐咨询   培训部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