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形VS金融风暴

296人浏览 作者:

发表时间: 2009-09-09


    日前,在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网民的反对声中,新版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已结束公开征集意见阶段并送到相关部门审核。就像上市公司申请上市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用等待证监会批复一样,在这样一个等待的过程中,作为民间智库,我们愿意为大家奉上我们的观察思考。


  首先,为什么要对44个汉字进行整形?这次“文字整形”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哪里?“此次字形调整有尊重汉字结构、考虑宋体风格、遵循统一规则、严格控制特例4个总原则。在总原则的指导下,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钩变竖提和竖钩、横折钩去钩5类笔形规则。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这是教育部的官方口径,看完这段话,我们这些外行依然外行。从中我们读不出文字改革的必要性,更遑论参透出带给老百姓的方便之处。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方块字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特殊的符号,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图腾。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约定俗成,大家都已习惯和接受,也没什么不便或是觉得麻烦的地方。既然文字的大多数使用者们觉得一切都挺好,那些搞研究的少数“专家”又何必操心呢?中国有句老话:习惯成自然。要想改变民众的习惯,就必须找出让人更习惯的“习惯”来替代,而这个“更习惯”的“习惯”又岂是少数或个别“专家”说说就能找到的。


  其次,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所谓移风易俗的难度正在于此。蒋介石的中国时代,搞过“新生活运动”,最后不了了之,草草收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少次党中央国务院发文件严肃要求接待吃饭“四菜一汤”,最后我们看看现在有几个地方吃饭是“四菜一汤”?从历史经验来看,移风易俗要想成功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为人的生活带来便利,让人们的生命体验变得更加美好。譬如说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给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变革,正是这一次次的变革累积在一起,让人们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譬如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发明互联网,就成功地进行了“移风易俗”,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这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所以即使没有任何外力,一系列的诸如“打酱油”、“躲猫猫”之类的新名词会自然而然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诞生以至于变成有特定涵义的流行语。


  我们依稀还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政府领导也曾轰轰烈烈推出过一批简化汉字。最后,时间和实践证明,这纯粹是一场闹剧,简化汉字跟老百姓的生活无关,最终雷声大、雨点小,黯然收场。后来,这些简化字被明令禁止,我们高考语文时如果写了不规范的简化字,还会被判为错别字。当时不少人都成为这次文字改革的“受害者”。


  与这场汉字简化闹剧形成对比的是上个世纪初的文体改革运动,即由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运动。随着社会发展,文言文与人们的日常口语脱节越来越远,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大量的阅读才能掌握,这样就造成普通大众和知识精英们之间的鸿沟。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进行启蒙,号召知识精英们用老百姓看得懂的白话文进行写作,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尽管当时这项改革遭到众多学者的抵制,不过在当时却是极大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对于普及新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见,汉字改革有成功有失败,能否契合文字使用者即人的需求并顺应时代社会的潮流是能否收到效果的关键。


  此次汉字整形正好处在国际金融风暴来袭的当口,对于这个方案的提出者,谁能说他们不是极具手腕的地方投资专家呢?44个汉字要整形,意味着学生的课本、工具书都要重新印刷,还有市面上的各类印刷品,相关单位的硬件装备和软件更新,这对于机械装备产业、出版业、印刷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商机,对投资者来说,是巨大的投资机会,对政府来说是一个的拉动GDP的“文字产业的振兴新领域”。


  看来,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专家”探索出了一条应对经济衰退的新办法、新路径、新措施,开辟出了新的投资领域。以这样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当下一次经济衰退再度到来的时候,我们的“专家”可以重新再找另外44个汉字进行整容,从而更新装备,拉动投资,推动经济,对抗衰退,创造就业,造福民众。


    有了文字产业的整形和振兴,我们可以高呼:让金融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


 


文章来源   正略钧策


 


复锐咨询   培训部编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